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华南农业大学中文系 [2]暨南大学
基 金:魏中林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古典诗歌学问化问题研究"(06JA750);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度规划项目(06j02)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09
期 号:9
起止页码:129-13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SCI、CSSCI2008_2009、NSSD、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是中国古典诗学后期的重要命题,辨体与破体的争论是此命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学人之诗"、"诗人之诗"的命题关系到"风"与"雅"两大诗学传统,涉及到中国封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与人格追求。自宋代以来,随着理学的发展,长期浸润于经学环境中的古代士人的"经学中心"意识导致形成"学人之诗"、"诗人之诗"争相为高的局面。从中国先秦以后诗歌的发展来看,各个时期对"风"、"雅"传统的承续情况不同。唐诗基本指向具有"风人之致"的"诗人之诗",而宋诗则基本指向具有"雅人深致"的"学人之诗"。近代同光体诗人,在反思前代诗学的基础上,肯定"诗人之诗"的创作方法,同时也认识到"学人之诗"产生的历史必然。他们试图使"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调和诗歌的"吟咏情性"与"明志见道"功能,为近代诗歌发展寻找新的创作方法。
关 键 词:学人之诗 诗人之诗 唐宋诗型 同光体
分 类 号:I20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