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2]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美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4JJD720003)阶段性成果之一
年 份:2009
卷 号:25
期 号:5
起止页码:37-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过去我们国内出版的美学原理著作和教材,在讨论审美范畴时,一般都局限在西方文化的范围之内,我们谈的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与荒诞等等,都属于西方的审美范畴。长期以来,学术界的朋友们一直在考虑,我们有没有可能从中国文化史、中国艺术史中提炼出若干审美范畴,并把它们纳入美学基本理论的框架?其实,在中国文化史上,受儒、道、释三家影响,已经发育了若干在历史上影响比较大的审美意象群,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的审美形态(大风格),从而结晶成为了中国独特的审美范畴。概言之,"沉郁"概括了以儒家文化为内涵、以杜甫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飘逸"概括了以道家文化为内涵、以李白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空灵澄澈"则概括了以禅宗文化为内涵、以王维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本文从审美形态与审美范畴的定义讨论出发,分别对沉郁、飘逸、空灵这三个范畴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作了一些分析。
关 键 词: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 审美范畴 美学基本理论 审美形态 沉郁 飘逸 空灵
分 类 号:J01[艺术学理论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