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黏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cMDH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cMDH Gene Related to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Wheat with Aegilops kotschyi Cytoplas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龙雨[1] 李红霞[1] 张改生[1] 王俊生[1] 韩艳芬[1] 袁正杰[1] 牛娜[1] 马守才[1]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小麦育种工程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出  处:《作物学报》

基  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2009AA101102);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2007ZDKG-02);国家杨凌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专项(99-1A);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助

年  份:2009

卷  号:35

期  号:9

起止页码:1620-16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BSCO、FSTA、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深入研究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了黏类小麦育性相关基因的二核期SSH文库。经文库筛选后,得到一个在可育文库中表达的与胞质苹果酸脱氢酶基因同源的EST序列。以该EST序列为信息探针,经电子克隆、RT-PCR、PCR克隆与序列分析,获得了小麦胞质苹果酸脱氢酶(cytosolic malate de-hydrogenases,cMDH)基因的cDNA与DNA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该基因在不育株和可育株花药中的表达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MDH在小麦不育株和可育株中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该基因的cDNA序列长1213bp,编码333个氨基酸;DNA序列长2908bp,含有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该基因在不育株和可育株花药发育3个时期(单核、二核和三核)的表达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模式,而且该基因在不育株花药发育的二核期和三核期的表达相对于可育株被明显抑制;MDH在小麦不育株和可育株中的活性变化趋势与定量结果一致。推测该基因在花粉发育早期表达,它的下调表达可能影响了小麦雄蕊发育过程中的能量供应而导致雄性不育。

关 键 词:小麦 胞质苹果酸脱氢酶基因  克隆 荧光定量PCR

分 类 号:S51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