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04株大肠埃希菌对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突变抑制浓度的比较研究
Comparison of 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s of 3 Fluoroquinolones in 104 Escherichia coli Isolat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解放军总医院微生物科,北京100853 [2]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检验科,云南昆明650041 [3]吉林油田总医院检验科,吉林松原138000
基 金:解放军总医院苗圃基金课题(06MP69)
年 份:2009
卷 号:19
期 号:17
起止页码:2242-22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不同人群及不同来源大肠埃希菌(ECO)的防突变浓度(MPC)与最低抑菌浓度(MIC)、药物在血中的峰浓度(Cmax)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标准琼脂稀释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IC值;琼脂稀释法测定MPC,但接种细菌浓度>1010CFU/ml,计算MPC90。结果从正常人肠道分离出的菌株中,8.2%对莫西沙星中度敏感,从患者标本中分离的ECO对莫西沙星有23.3%中度敏感、2.3%耐药,而104株菌均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敏感,即大肠埃希菌对莫西沙星的敏感性低于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不同人群的大肠埃希菌对3种氟喹诺酮药物的MIC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论从患者中还是从正常人肠道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MIC值与MPC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按口服剂量使用环丙沙星、莫西沙星时,正常人肠道及临床患者无菌部位的大肠埃希菌分别有44.2%和29.5%、18.7%和10.7%的菌株将被选择出耐药突变菌;而当静脉滴注环丙沙星、莫西沙星时,正常人肠道及临床患者无菌部位的大肠埃希菌分别有9.3%和8.2%、6.2%和8.9%的菌株发生耐药突变。结论不同人群、不同部位的大肠埃希菌MIC和防突变浓度之间存在不一致性,不能由MIC推测MPC;正常人肠道和患者血液及腹水和胆汁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MPC、MPC9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 键 词:大肠埃希菌 氟喹诺酮药物 最低抑菌浓度 防突变浓度
分 类 号:R97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