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华北—江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格架的再认识  ( EI收录)  

Recognition of Meso- and Neoproterozoic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in North and South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林志[1,2] 张传恒[3] 刘鹏举[1,2] 丁孝忠[1] 王自强[3] 张彦杰[4]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层学及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4]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210016

出  处:《地球学报》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911071;1212010811033);科技部基础工作专项(2006FY120300-1);中国石化勘探准备项目(G0800-06-ZS-319)联合资助

年  份:2009

卷  号:30

期  号:4

起止页码:433-4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近年来,在华北古陆中、新元古代地层中不断获得新的锆石U-Pb年龄,为华北中、新元古代高精度年代地层框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当前国际前寒武纪地层精确对比的依据主要是高精度的同位素测年数据,因此,系统的锆石定年研究仍然是目前国际前寒武纪地层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报道蓟县剖面中元古代地层的基底迁西杂岩(群)锆石SHRIMP U-Pb年龄2534±9 Ma和串岭沟组中的辉绿岩(床)1638±14 Ma新的数据,结合大红峪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1625.9±8.9 Ma和侵入到太古代地层中密云环斑花岗岩锆石U-Pb年龄1685±15 Ma,认为华北中、新元古代年代地层框架的优化和长城系盖层沉积的起始时间在1.75~1.70 Ga。在中国地层格架中,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之间有一明显呈带状分布的元古代轻微变质的沉积地层和一系列岩浆岩单元,被称之为"江南造山带",这套地层的定位对于确定中国古大陆晚寒武纪地层构造格局极为重要,本文结合双桥山群的最新年龄和邻区的SHRIMP U-Pb年龄数据探讨其构造地层意义。

关 键 词:中国古陆  中  新元古界 江南造山带 SHRIMP U—Pb年龄  

分 类 号:P534.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