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华南埃迪卡拉(震旦)系陡山沱组生物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  ( EI收录)  

New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Biostratigraphy of the Sinian(Ediacaran) Doushantuo Formation in South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尹崇玉[1,2] 唐烽[1,2] 刘鹏举[1,2] 高林志[1,2] 王自强[3] 陈寿铭[1,2]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层学及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出  处:《地球学报》

基  金:科技部基础工作专项(2006FY120300);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6118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022)共同资助

年  份:2009

卷  号:30

期  号:4

起止页码:421-4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本文重点介绍华南地区埃迪卡拉(震旦)系陡山沱组生物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1)贵州江口陡山沱组上部黑色页岩中发现保存完美的八辐射螺旋结构的埃迪卡拉型动物化石——八臂仙母虫,首次确立陡山沱组上部庙河生物群层位有埃迪卡拉型动物化石的存在,为该层位与澳大利亚典型埃迪卡拉动物群层位对比提供了重要证据。(2)陡山沱组第二段首次发现有饰天柱山藻,确立了陡山沱组中下部出现的以Tianzhushania属为特征的具刺疑源类下组合带,为同期地层的对比提供了新依据。(3)在峡东地区陡山沱组第三段发现以Tanarium属为特征的具刺疑源类上组合带,它们与断面呈圆形和方形的管状化石共生,层位稳定,分布广泛。这些新古生物的发现,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埃迪卡拉(震旦)系陡山沱组的生物地层序列,而且为解决全球埃迪卡拉系划分和对比提供了可靠的古生物依据。

关 键 词:华南  埃迪卡拉系 陡山沱组 生物地层学

分 类 号:Q914.82] P913.8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