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从脑血流动力学角度研究针刺、穴位的特异性    

Research on the Specificity of Acupuncture and Acupoint from the Viewpoint of Cerebral Hemodynamic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樊小农[1] 王舒[1] 钱宇斐[2] 张亚男[2] 魏媛媛[2] 张雪[2] 武慧群[2] 李雅洁[2] 刘健[1] 石学敏[3]

机构地区:[1]天津市针灸研究所,天津市针灸学重点实验室,石学敏思想研究室,天津市300193 [2]天津中医药大学 [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  处:《中医杂志》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6CB504504)

年  份:2009

卷  号:50

期  号:8

起止页码:712-7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穴位和针刺干预对大脑中动脉阻塞(M CAO)缺血模型大鼠脑血流动力作用的特异性。方法将M CAO大鼠分为人中组、内关组、非穴组、未针刺组、模型组,另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2只。人中组、内关组和非穴组分别对人中、内关、非穴位部位施以频率3次/s、持续时间5s的针刺干预,观察各组大鼠脑血流量、脑微血管管径和光镜下脑微血管数的变化。结果与未针刺组比较,3个针刺组脑血流量、微血管数量增加明显(P<0.05),微血管管径有相对收缩趋势(P>0.05),表明针刺能明显改善M CAO模型鼠有关脑血流动力的病理状态。3个针刺组间,人中组和内关组比非穴组血流量增多明显、以轻微扩张微血管管径为主(P<0.05),同时人中组还可增加微血管数(P<0.05);在促进脑微血管新生方面人中穴作用强于内关穴。结论针刺穴位产生的效应较非穴位针刺明显,且不同穴位效应是通过特异性作用机制实现的。

关 键 词:针刺 穴位特异性 血流动力学 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  大鼠  

分 类 号:R2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