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部分地区1996~2008年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膜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与系统进化分析    

GENETIC VARIATION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M GENES OF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ES ISOLATED IN CHINA FROM 1996 TO 2008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时莉[1,2] 肖朝庭[1] 宋翥远[1,3] 张秀美[4] 阿合买提.买买提[2] 周继勇[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农业部动物疫病病原学与免疫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杭州310029 [2]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3]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长沙410128 [4]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济南250100

出  处:《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2006BAD06A0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25030)

年  份:2009

卷  号:17

期  号:2

起止页码:31-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1996-2008年从我国不同地区分离30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es,IBV)野毒株的M基因,采用RT-PCR方法克隆测定所分离的野毒株和澳大利亚T株的M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与GenBank中公布的部分国内外IBV毒株的M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我国IBV的分子流行学特点和分子遗传变异规律。结果发现所测毒株M基因具有4种不同长度的开放阅读框:669bp、672bp、678bp和681bp,分别编码222、223、225和226个氨基酸的多肽,这些长度的差异是由5′端的核苷酸插入或缺失造成的。30个IBV分离株间的同源性在89.5%~100%之间。以疫苗株H120氨基酸位置为参照,在被比较的73株IBVM蛋白中发现62个位点存在变异,其中以2~5、10~16、44~46、217~222等4个区域氨基酸取代率较高。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被比较的73个IBV毒株分为5个进化群,我国的IBV分属于其中的4个群,其中第一群和第四群与我国所使用的疫苗病毒株相距较远。同时发现部分近年的分离株与10多年前分离株具有很近遗传进化关系。从M基因看,在我国出现了多种基因型IBV共存的现象,分离株与疫苗株的遗传差异提示我们需要对疫苗的选用做出重新评估。

关 键 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膜蛋白基因 分子流行病学 遗传变异  

分 类 号:S852.659.6] Q7[动物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