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mito K_(ATP)和κ-阿片受体介导肢体缺血后处理对抗大鼠脑缺血/复灌损伤    

mito K_(ATP) AND κ-OPIOID RECEPTOR MEDIAT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LIMB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ON RAT BRAI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沈佳[1] 孙丽娜[1] 吴莉萍[1] 夏强[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浙江杭州310058

出  处:《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年  份:2009

卷  号:25

期  号:3

起止页码:368-37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CD、CSCD2011_2012、JST、PUBMED、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后处理(LIPC)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复灌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单侧LIPC组,双侧LIPC组(bLIPC),bLIPC+mito KATP阻断剂5-hydroxyde-canoate(5-HD)预处理组,bLIPC+κ-阿片受体拮抗剂nor-binaltorphimine(nor-BNI)预处理组,bLIPC+双侧后肢体外循环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术后进行神经系统症状评分,血浆强啡肽和脑啡肽水平测定,大脑梗死面积测定。结果:单侧LIPC能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复灌损伤后的神经系统功能评分(P<0.05),并减少大脑梗死面积(P<0.01);而双侧LIPC能显著提高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复灌损伤后的神经系统功能评分,并显著减少大脑梗死面积(P<0.01),比单侧LIPC的作用更为明显(P<0.05)。双侧LIPC后5、15、30min,1和2h这五个时间点,血浆强啡肽水平显著增高(P<0.01),12和24h这两个时间点恢复至正常水平;而血浆脑啡肽水平的改变与双侧LIPC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nor-BNI预处理(25nmol)和5-HD预处理(10mg/kg)均消除了双侧LIPC所致的神经系统功能评分增加和大脑梗死面积减少(P<0.01)。结论:LIPC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复灌损伤中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LIPC诱导内源性阿片激动剂释放和激活mitoKATP有关。

关 键 词:肢体缺血后处理 局灶性脑缺A/复灌损伤  Κ-阿片受体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

分 类 号:R743.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