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不同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效果研究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s for prevention of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of HIV/AIDS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临虹[1] 方利文[1] 王前[1] 蒋岩[2] 龚双燕[1] 张麒[1] 莫云[3] 孙定勇[4] 张伟[5] 李燕[6]

机构地区:[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北京100013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0050 [3]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南宁530003 [4]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研究所,郑州450003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乌鲁木齐830002 [6]云南省妇幼保健院,昆明650051

出  处:《中国艾滋病性病》

基  金: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资助(2004BA719A03)

年  份:2009

卷  号:15

期  号:4

起止页码:352-3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分析我国不同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随访(纵向)研究的方法,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相对高发的4省15个县(市、区),选择2004年12月至2008年1月确诊的312名HIV-1感染孕产妇,收集其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安全助产和喂养指导等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情况,并对HIV-1感染孕产妇随访追踪,对其分娩的满18个月的312名婴幼儿检测HIV抗体,明确其HIV感染状态。结果对不同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规范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调查对象,其母婴传播发生率低于未按方案规范用药或未用药的孕产妇(4.41%∶15.16%)(χ2=5.31,P<0.05)。分娩方式中,剖宫产的母婴传播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17.29%∶9.50%)(2χ=4.15,P<0.05)。非人工喂养的婴儿母婴传播发生率比人工喂养的婴儿高(28.57%∶11.27%)(χ2=6.83,P<0.01)。未采取任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HIV感染孕产妇,其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28.57%(8/28);规范应用逆转录抗病毒药物和人工喂养的孕产妇,其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为4.41%(3/68)(2χ=5.32,P<0.05),与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相比,母婴传播下降率达84.56%。多因素分析表明,采取人工喂养(OR=0.27,95%CI:0.08,0.95)、抗逆录病毒药物的规范应用(OR=0.30,95%CI:0.08,0.97)、剖宫产分娩(OR=2.61,95%CI:1.19,5.76)与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率相关联。结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能有效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

关 键 词:艾滋病 母婴传播

分 类 号:R512.9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