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青藏东昆仑晚古生代末—中生代中酸性火成岩与陆内造山过程    

LATE PALAEOZOIC MESOZOIC INTRACONTINENTAL OROGENIC PROCESS AND INTERMEDATE ACIDIC IGNEOUS ROCKS FROM THE EASTERN KUNLUN MOUNTAINS OF NORTHWESTER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正府[1,2,3] 邓晋福[1,2,3] 许志琴[1,2,3] 莫宣学[1,2,3] 罗照华[1,2,3]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中国地质大学 [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  处:《现代地质》

基  金:地质矿产部定向基金;中法国际合作项目

年  份:1998

卷  号:12

期  号:3

起止页码:344-3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1996、CAS、CSCD、CSCD2011_2012、GEOREFPREVIEWDATABASE、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利用岩石大地构造学的研究方法回溯了东昆仑晚古生代末—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历史。研究表明,东昆仑晚海西期—早燕山期构造演化分为3个阶段:(1)洋脊形成与扩张阶段(309~260Ma);(2)大洋板块大规模俯冲阶段(260~230Ma),火成岩具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属性;(3)陆内造山阶段(230~190Ma),陆壳的厚度相当于260~230Ma期间的两倍,南、北边缘构造性质与深部过程具较明显差异与不对称性。南缘深部总体特征是“壳热而幔冷”,暗示着陆壳与壳下岩石圈之间可能沿莫霍面有较大的构造拆离;北缘在壳底具岩浆底侵作用,其深部特征为“壳冷幔热”。自晚海西期—早燕山期东昆仑岩石圈缩短总量(平均值)约为1463km。

关 键 词:火成岩 陆内造山过程  东昆仑 晚古生代 青藏高原

分 类 号:P588.1] P542.2[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