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NPP列入生态统计指标体系的潜力分析——以北京地区NPP测算与空间分析为例    

Potential analysis on NPP included as ecological statistical indicators:Taking Beijing vegetati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and spatial analysis as an exampl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芳[1,2] 迟耀斌[2] 王智勇[2] 王艳艳[3]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100101 [2]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96 [3]北京市统计局,北京100054

出  处:《生态环境学报》

基  金:北京市统计生态资源遥感测量运行系统(BSJ07-09-017SG)

年  份:2009

卷  号:18

期  号:3

起止页码:960-96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梳理目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统计指标(简称生态统计指标)定义和使用情况,发现国内统计指标体系的内容框架有待扩展,指标体系亟待标准化。NPP是衡量生态系统对环境气候响应的重要研究指标,可以考虑作为国内生态统计指标体系的有益补充,因而在列入指标体系之前需要在数据来源和模型方面进行统一和验证。以目前最常使用的NPP光能利用率模型进行适用于研究地区的参数改进,利用RS、GIS技术手段,综合MODIS遥感数据、气象数据(每日降水量、每日气温、日照时间)、一些辅助矢量数据等多源信息,计算出北京地区2008年NPP的月度值和全年累计值,目标是为其进入生态指标体系建立一个系统的数据处理规范,以保证NPP统计的一致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结论:从区位统计结果来看,城市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NPP的季节性特征变化不明显,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NPP随着时间变化比较大;从地貌统计结果来看,远山区的NPP值大于平原区,也大于半山区。以上结果与温度、降水的季节性变化和耕地的收种时间具有一致性,证明该处理流程可以作为北京地区NPP量化及空间评估的有效手段。表明,NPP的数据来源稳定,测量模型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考虑将该指标纳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统计体系。

关 键 词:遥感影像 NPP 统计  生态 测量  分析  

分 类 号:X19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