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comparison between CT features and pathologic finding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谭红娜[1] 顾雅佳[1] 彭卫军[1] 杨文涛[2] 黄丹[2]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200032 [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理科,200032

出  处:《中华放射学杂志》

年  份:2009

卷  号:43

期  号:8

起止页码:799-80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INSPE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CT表现与病理表现的相关性,以及与非乳头状甲状腺癌(N—PTC)CT表现异同,评价CT在明确PT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29例PTC264个病灶、42例PTMC57个病灶和36例N—PTC41个病灶的术前CT表现,与术后镜下病理表现相对照。对所获数据进行行X列表χ^2检验。结果(1)在PTC中,25.4%(67/264)的病灶和2.9%(24/828)的转移性淋巴结出现囊性改变;囊性变伴明显强化的乳头状壁结节仅在PTC及其转移淋巴结中出现,且分别占囊性病灶和淋巴结的31.3%(21/67)和37.5%(9/24),组织学均显示纤维组织形成的囊壁及其内突起的乳头状肿瘤组织。(2)75.2%(112/149)的PTC和33.3%(5/15)的PTMC钙化形式表现为多发小颗粒状钙化及细钙化,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病灶边界清晰与否、被膜受侵犯及钙化表现在PTC和N—PT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TC病灶强化率不如N—PTC,36.6%(94/257)的PTC和54.1%(20/37)的N—PTC增强病灶表现为明显强化,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1%(172/229)PTC病例和52.8%(19/36)N—PTC病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80.8%(139/172)的PTC病例和57.9%(11/19)N—PTC病例转移至Ⅵ区淋巴结,PTC与N-PTC发生颈部淋巴结和Ⅵ区淋巴结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骨、肺等远处转移不常见,但相对PTC(5/229),N—PTC(5/36)更易发生(P〈0.01)。结论出现钙化的PTC和PTMC病灶,其钙化形式表现不同;与N—PTC比较,乳头状壁结节,增强后强化相对不明显,以及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在PTC更常见。

关 键 词:甲状腺肿瘤 癌,乳头状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分 类 号:R68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