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拟静力法的大岗山坝肩边坡地震工况稳定性分析  ( EI收录)  

STABILITY ANALYSIS OF DAGANGSHAN DAM ABUTMENT SLOPE UNDER EARTHQUAKE BASED ON PSEUDO-STATIC METHO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杰[1] 李建林[1,2] 张玉灯[3] 屈建军[2] 李剑武[2] 李映霞[2]

机构地区:[1]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2]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宜昌443002 [3]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2

出  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610029);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2008CDB366);三峡大学校基金资助项目(00956)

年  份:2009

卷  号:28

期  号:8

起止页码:1562-15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093612285454)、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目前国内设计地震烈度最大的水电站工程——大岗山坝肩边坡工程为实例,根据规范,选用拟静力法对坝肩边坡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该方法进行相应改进。基于合理的边坡岩体参数、锚固参数和地震参数,对坡体在不同地震加速度下的应力、应变、塑性区及锚索应力进行研究。指出不同剖面地质条件下,不同烈度下边坡关键点位移随边坡高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得到不同剖面地震作用的主要影响区域(敏感区域)和地震中塑性区随地震加速度的演化规律,提出相应滑移模式,为支护提供依据。分析认为,考虑50a超越概率5%的地震加速度时,边坡的V类岩体和表面坡积物及岩脉γL5,γL6,XL316–1,XL9–15,β6处有较大塑性区,并呈贯通趋势。分析指出V类岩体分层线及岩脉XL316–1,XL9–15对岩坡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建议调整V类岩体参数并进一步查明岩脉XL316–1,XL9–15的分布情况及连通率。

关 键 词:岩石力学:坝肩边坡  拟静力法 塑性区 演化规律  

分 类 号:TU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