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再定位垫戴入前后颞下颌关节盘和髁突的位置改变    

Positional changes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k and condyle with insertion of anterior repositioning splin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慧敏[1] 傅开元[1] 李优伟[2] 张震康[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口颌面疼痛中心,北京100081 [2]北京垂杨柳医院放射科,北京100022

出  处:《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基  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03-3007)

年  份:2009

卷  号:27

期  号:4

起止页码:408-41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UPD、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测量再定位垫(ARS)戴入前后关节盘和髁突的位置改变,探讨ARS的治疗机制。方法选择22例单侧或双侧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关节盘前移位的关节31侧,设为前移位组;关节盘位置正常的关节13侧,设为正常组。分别在闭口位(ARS戴入前)、对刃位和下颌最少前伸位(ARS戴入后)行磁共振成像扫描,测量不同下颌位置时的2组关节的盘突角度、关节盘和髁突位置的变化。结果1)盘突角度:闭口位时前移位组为54.23°,正常组为9.80°;对刃位和下颌最少前伸位时,前移位组的盘突角度多可回复至正常范围。2)关节盘位置:从闭口位至对刃位或下颌最少前伸位,正常组关节盘位置无明显改变,前移位组关节盘明显向后移动。3)髁突位置:从闭口位至对刃位或下颌最少前伸位,髁突在关节窝中向前下方移动,正常组与前移位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S使髁突向前下方移动,关节盘向后回复。ARS的作用可能是阻止已经向后上方移动而复位的关节盘在闭口过程中再次发生前移位,起到固定作用。

关 键 词:再定位[牙合]垫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 髁突

分 类 号:R782.6[口腔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