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典型岩溶槽谷区地下河水文动态响应研究——以重庆青木关地下河为例    

Study on hydrologic regime of underground river in typical karst valley——A case study on the Qingmuguan subterranean stream in Chongq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仙[1] 蒋勇军[1,2] 叶明阳[1] 杨平恒[1] 扈志勇[1] 李元庆[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2]西南大学岩溶环境与石漠化治理研究所,重庆400715

出  处:《中国岩溶》

基  金:973前期研究专项(2008CB417208)"重庆市岩溶地下河形成;分布及水循环规律"项目(CSTC2007BC7001)

年  份:2009

卷  号:28

期  号:2

起止页码:149-1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为了更好地掌握重庆青木关地下河水文动态变化规律,2007年5月至2008年6月利用WGZ-1型光电数字水位计和水质监测仪(CTDP300型在线水质分析仪),对降雨量和地下河水位、水温、pH及电导率进行了连续自动监测,并采用水文动态曲线线型分析法分析了该地下河水文动态变化对降水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地下河水文动态对降雨响应迅速,水位流量过程曲线线型呈不对称尖峰型,尤其在2007年7月17日出现的大暴雨事件中,最高水位为1.175m,滞后最大雨强6h10min,最大流量为2.5781m3/s,而观测中该地下河最小流量仅为0.0189m3/s,反映出该岩溶地下河发育强烈,赋水空间较单一,含水层对水资源调蓄能力较弱。电导率、pH和水温对降雨也同样表现为快速响应,电导率由602.7μs/cm降到462.09μs/cm,pH由7.23降到7.01,水温由18.9℃上升到19.5℃,各指标滞后不超过15h。

关 键 词:岩溶槽谷  岩溶地下河 水文动态变化  降雨强度 重庆青木关  

分 类 号:P641.7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