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恢复过程中岷江冷杉天然更新状况及其影响因子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ABIES FAXONIANA ALONG RESTORATION GRADIENTS OF SUBALPINE DARK CONIFEROUS FOREST IN WESTERN SICHUA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2]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 [3]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
基 金:国家"十一五"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3A0402和2006BAD03A1003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2CB111504);广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桂科能0802K011)
年 份:2009
卷 号:33
期 号:4
起止页码:646-6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1_2012、DOAJ、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川西亚高山米亚罗林区海拔3100~3600m阴坡、半阴坡,以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箭竹和藓类林型不同恢复阶段(20~40a生的箭竹阔叶林、50a生的箭竹针阔混交林、160~200a生的箭竹原始暗针叶老龄林;20~40a生的藓类阔叶林、50a生的藓类针阔混交林、160~200a生的藓类原始暗针叶老龄林)的群落为研究对象,共设置了50个样方(20m×20m),采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分析了岷江冷杉(Abiesfaxoniana)的天然更新状况,并采用通径分析法对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箭竹和藓类两种森林类型岷江冷杉幼苗、幼树和小树的密度偏低。对于箭竹林型不同恢复阶段,岷江冷杉幼苗密度<幼树密度<小树密度;对于藓类林型不同恢复阶段,藓类阔叶林幼树密度大于幼苗和小树密度,藓类针阔混交林小树密度大于幼苗和幼树密度,而藓类原始暗针叶老龄林幼苗密度大于幼树和小树密度。藓类林型岷江冷杉天然更新状况好于箭竹林型。对箭竹林型而言,影响岷江冷杉天然更新的关键因子为母树密度、倒木蓄积量、箭竹盖度和苔藓层厚度,其中母树密度和倒木蓄积量对岷江冷杉天然更新起着促进作用,箭竹盖度和苔藓层厚度对岷江冷杉天然更新起着阻碍作用;对于藓类林型而言,影响岷江冷杉天然更新的关键因子为灌木盖度和苔藓层厚度。灌木和苔藓有利于幼苗的发生,但不利于幼苗向幼树、小树的过渡。
关 键 词:岷江冷杉 天然更新 影响因子 通径分析 川西亚高山
分 类 号:S75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