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鸭绿江河口及近岸海域沉积物中重矿物组成、分布及其沉积动力学意义    

Heavy mineral distributio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sediment dynamics in the Yalu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sea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建华[1] 李军[2,3] 汪亚平[1] 白风龙[2,3] 李家胜[1] 程岩[4]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 [2]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油气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3]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4]辽东学院城市建设学院,辽宁丹东118003

出  处:《海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06022;40506013;4087101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06-0446)

年  份:2009

卷  号:31

期  号:3

起止页码:84-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INSPE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研究鸭绿江河口和近岸海域沉积物的重矿物分布和区域组合特征,同时以重矿物作为示踪物,分析了河口区底部沉积物的运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重矿物主要分为两种组合,一是黑云母-普通角闪石-绿帘石组合,二是由不稳定的矿物普通角闪石、较稳定矿物绿帘石和石榴石以及金属矿物(包括磁铁矿、钛铁矿和赤褐铁矿)组成,该组合又可分为四个亚组合。不稳定矿物与稳定矿物含量的比值变化、推移质潮周期输运率和净输运方向计算以及断面的粒度分布特征表明,鸭绿江河口10 m等深线以北地区的底部沉积物主要向上游地区输运。这一结论与以往分析结果有很大不同,这主要是由于鸭绿江流域受到了人类活动,尤其受水利工程和人工挖沙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此外,重矿物分析的初步结果还表明,鸭绿江河口10 m等深线以南的沉积物主要向下游输运,而近岸地区的沉积物可能由东西两端向中间输运,但是由于受到研究资料的限制,以上结论还有待于通过其他研究方法进一步验证。从北黄海东西两个地区的重矿物分布来看,北黄海西部地区的石榴石和电气石等稳定重矿物含量要大于东部地区的,而白云石和云母等不稳定矿物的含量要小于东部的。综合对比北黄海西部与北黄海东部、南黄海北部和南部来看,前者与后三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沉积物中没有自生黄铁矿。

关 键 词:重矿物 区域组合  沉积动力 鸭绿江  

分 类 号:P736.1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