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祁山古道南秦岭段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苏海洋[1]

机构地区:[1]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甘肃天水741001

出  处:《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  份:2009

卷  号:29

期  号:2

起止页码:48-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普通刊

摘  要:祁山古道翻越北秦岭后,分六道翻越南秦岭至陕西略阳或甘肃武都。这六条道路由西向东分别是覆津道、鸣水道、青泥河道、木皮岭道、白水路和青泥岭道。覆津支道起于小川或太石渡,西南经平洛河、北峪河至武都;鸣水支道起于成县小川镇,南经两河口、镡河至康县白马关,再折向东南经大南峪至康县;青泥河道由成县顺青泥河东南行至陕西略阳;木皮岭道起于成县,东南经徽县栗川乡南柳树垭至略阳;青泥岭道起于成县,经栗亭川、徽县,东南翻越青泥岭(徽县嘉陵镇西南边界)至略阳。由于青泥岭地势高峻且逢泥淖,在宋真宗景德元年和仁宗嘉佑二年,两次开通白水路,该道起于今天徽县银杏村,经十里村、照牌崖、大河店、王家河、白水峡至略阳。

关 键 词:覆津道  鸣水道  青泥河道  木皮岭道  白水路  青泥岭道  

分 类 号:K901.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