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玉米秸秆对Cr(Ⅵ)的生物吸附及热力学特征研究    

Biosorption of Cr(Ⅵ) by corn stalk biomass:thermodynamics and mechanis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荣华[1] 张增强[1] 孟昭福[1] 李红艳[1]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杨凌712100

出  处:《环境科学学报》

基  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科研专项基金项目(No.08080271)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05C105)~~

年  份:2009

卷  号:29

期  号:7

起止页码:1434-14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RSC、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以玉米秸秆粉为吸附剂,通过批实验讨论了玉米秸秆粉对Cr(Ⅵ)的去除率、体系初始pH值、吸附剂用量和温度等对水溶液中Cr(Ⅵ)吸附的影响,并讨论了Cr的化学形态变化和吸附过程的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向50mL浓度为50mg.L-1的Cr(Ⅵ)溶液中加入0.5g玉米秸秆粉,于25℃、200r.min-1、pH1.0的条件下恒温震荡3h,玉米秸秆粉对溶液中Cr(Ⅵ)的去除率达97.77%,吸附过程伴随着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玉米秸秆粉对Cr(Ⅵ)的吸附量增加.用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k模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发现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吸附过程特征,在298K时最大吸附量为14.46mg.g-1.对吸附热力学参数ΔG0、ΔH0和ΔS0的计算表明,吸附过程是吸热的自发过程.最后结合FTIR和SEM谱图,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玉米秸秆粉对Cr(Ⅵ)同时存在吸附和还原能力,玉米秸秆粉是具有吸附污水中铬能力和潜在利用价值的生物质吸附剂.

关 键 词:玉米秸秆 吸附  氧化还原  Cr(Ⅵ)  热力学特征  

分 类 号:X70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