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应用微动H/V谱比法和台阵技术探测场地响应和浅层速度结构  ( EI收录)  

Applications of microtremor H/V spectral ratio and array techniques in assessing the site effect and near surface velocity structur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伟君[1,3] 刘澜波[1,2] 陈棋福[1] 张杰[4]

机构地区:[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2]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Storrs,CT,USA 06269-2037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 [4]北京市地震局,北京100080

出  处:《地球物理学报》

基  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6DFA21650);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02076902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04007)资助

年  份:2009

卷  号:52

期  号:6

起止页码:1515-152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INSPEC、JST、PA、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快速而且廉价地获取北京市详细的场地响应和浅层速度结构,应用于地震动模拟和地震灾害预防,我们开展了微动观测技术和处理方法研究.本文利用2007年夏季北京五棵松地区进行的几个微动观测实验数据,使用单台H/V谱比法分析场地的卓越频率及其对应的放大系数,并对比了不同地震仪和观测时间对H/V曲线的影响;应用高分辨率F-K频谱分析方法从微动台阵数据中得到Rayleigh波的频散曲线并使用邻域算法反演出浅层速度结构.H/V结果表明该地区卓越频率在2.1~2.2 Hz之间,对应的放大系数下限约为3;利用微动H/V方法得到的场地卓越频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微动台阵反演结果给出了比较合理的波阻抗界面深度和层平均速度结构,认为地下80多米处的波阻抗界面是决定场地卓越频率和其场地放大系数的主要界面.本研究表明微动技术应用于评估城市地震场地响应和浅层速度结构是可行且易于实施的.

关 键 词:微动 浅层速度结构 场地响应  H/V谱比法  F-K频谱分析方法  

分 类 号:P3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