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近58年温度极端事件的区域特征及其与气候突变的联系 ( EI收录 SCI收录)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changes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 58 years and its probable correlation with abrupt temperature chang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225002 [2]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3]常熟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常熟215500 [4]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6CB400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67504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批准号:2007BAC29B01)资助的课题~~
年 份:2009
卷 号:58
期 号:6
起止页码:4342-43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CD、CSCD2011_2012、EI、IC、INSPEC、JST、RCCSE、SCI(收录号:WOS:000267180700114)、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267180700114)、SCIE、SCOPUS、WOS、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运用动力学自相关因子指数Q分析中国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得到8个不同的动力学温度变化特征区:准噶尔区、东北区、西北区、西南东区、西南西区、华北区、东南区和中南区.初步讨论了这些特征区的年均温度变化和极端温度年出现天数及其与温度突变的关系,以及不同温度段对中国近58年增暖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准噶尔区、东北区等7个温度特征区近58年的年均温和极端高温的年出现天数均表现为增长趋势,极端低温天数则为降低趋势,极端高温的变化与温度增暖呈正相关,与极端低温则呈负相关.同时,北方涛动、南方涛动、北太平洋涛动和ENSO与中国北方及西南各区域温度变化相关性较显著,ElNio与中国东南区和中南区温度变化的相关性较显著;(2)对中国各区域(除东南区外)的温度增暖起主要作用的温度段为极端/相对高温段年发生天数的增加和极端/相对低温段年发生天数的减少,而常温段的作用相对较小;正是这种两头变化较大,中间变化较小的跷跷板现象导致了中国各区域的增温;(3)极端高温/低温突变发生的时间较温度突变的时间晚3—4年,即温度突变的过程可能是极端温度事件由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向另一个稳定状态演变的过程.
关 键 词:Q指数 温度段 极端温度 温度突变
分 类 号:P467[大气科学类] P425.5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