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可见光照射下土壤光催化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  ( EI收录)  

Degradation of Toxic Organic Pollutants by Soil Catalysis Under Visible Irradi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梅朋森[1] 黄应平[1] 张丽萍[1] 王奇[1] 陈求稳[2]

机构地区:[1]三峡大学Alan G.MacDiarmid(艾伦·麦克德尔米德)再生能源研究所,宜昌443002 [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8CB4172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877048,50639070);湖北省青年杰出人才基金项目(2005ABB030)

年  份:2009

卷  号:30

期  号:6

起止页码:1844-18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在可见光(vis,λ>420 nm)照射下,用天然土壤粉末(Soil)做催化剂降解酸性桃红(Sulforhodamine B,SRB)和2,4-二氯苯酚(2,4-Dichlorophenol,DCP),分析了催化剂的用量、H2O2初始浓度对降解反应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荧光检测(FL)、红外光谱(IR)等方法对降解反应动力学及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oil/H2O2/vis体系能有效地降解SRB,反应240 min可脱色完全,10 h COD去除率达90.44%,反应240 min,DCP的去除率达到80.55%;荧光检测发现反应中产生了高活性氧化物种.OH,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目标底物最终被氧化降解为胺类、羧酸类小分子;催化剂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性,循环使用5次,催化性能无明显变化.反应机制主要是涉及.OH的异相类Fenton过程.

关 键 词:土壤 光催化 异相类Fenton  酸性桃红  

分 类 号:X5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