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四川省巴塘县矮岩羊与斑羚冬季生境比较    

Winter habitats of dwarf blue sheep (Pseudois schaeferi) and goral (Naemorhedus goral) in Batang County,Sichuan,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申定健[1] 郑合勋[1] 王淯[2] 格来[3] 曾国伟[3] 黄艺川[3] 李开俊[3] 唐伦[3]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封475004 [2]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内江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内江641112 [3]巴塘县林业局,巴塘627650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四川省科技厅基金资助项目(05JY029-153);四川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07ZC030);内江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8NJZ-9);内江师范学院院级重点项目基金

年  份:2009

卷  号:29

期  号:5

起止页码:2320-233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2007年10~12月,在四川省巴塘县竹巴笼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调查法对矮岩羊和斑羚冬季生境进行研究,利用卡方检验和Mann-WhiteyU检验分析其生境选择差异。结果表明,矮岩羊对17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倾向选择中等以上避风性,石质或便石质活动基底,灌丛盖度10%~40%、种数>4种、高度>100 cm,草种数>5种、高度<20 cm或>40 cm,坡度>60°的南坡或西坡,隐蔽级<30%或>60%,水源距离>500 m,裸岩距离<2m,林缘距离1000~1 500 m,1级风,海拔高度2 600~2 800 m,人为干扰距离500~1 000 m,动物干扰距离80~150 m的生境。斑羚对15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倾向选择上坡或山脊坡位,灌丛盖度10%~40%、种数>5种、高度>100 cm,草种数4~5种、高度>40 cm,坡度>60°的南坡或东南坡,南风,隐蔽级>60%,林缘距离<1 500 m,海拔高度>2 800 m,水源距离>1 000 m,人为干扰距离>1 000 m,动物干扰距离80~150 m的生境。因子分析表明,影响矮岩羊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为人为干扰距离、海拔高度、林缘距离、水源距离、灌丛高度、隐蔽级、风级和动物干扰距离等生境因子,而影响斑羚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为人为干扰距离、海拔高度、林缘距离、水源距离、坡位、灌丛盖度、灌丛高度、隐蔽级、坡向和风向生境因子。虽然两物种在资源生态位上存在部分重叠,但在生境选择利用和空间生态位上皆存在很大差异。

关 键 词:矮岩羊 斑羚 冬季  生境选择 四川巴塘  

分 类 号:Q95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