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豫麦49-198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Effect of Sowing D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Population Trait and Grain Yield of Winter Wheat Cultivar Yumai 49-198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万代[1] 陈现勇[1] 尹钧[1] 杜沛鑫[1]

机构地区:[1]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

出  处:《麦类作物学报》

基  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6BAD02A07-4)

年  份:2009

卷  号:29

期  号:3

起止页码:464-46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给豫麦49—198大面积推广选择适宜栽培措施,设置播期和密度各3个水平,通过大田裂区试验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该品种群体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播期和密度变化可以调控群体性状,最高群体茎数随播期推迟和种植密度减小而下降,早播(10月5日)的最终成穗数较少;最大叶面积指数随播期推迟而下降,孕穗后早播的叶面积指数衰减较快;就花后干物质积累而言,播期间适播(10月12日)〉晚播(10月19日)〉早播(10月5日)。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并且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大于播期。3个播期中,适播的产量显著高于早播,但与晚播的差异不显著;密度间以中密度(1957Y/ha)产量最高,低密度(120万/ha)最低,两者差异达显著水平,但中密度与高密度(270万/ha)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根据本试验结果可以得出,豫麦49—198维持最大叶面积指数9.5和干物质积累量21000kg/ha左右时,籽粒产量可以突破9000kg/ha,相对应的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为10月中旬和195万~270万/ha。

关 键 词:冬小麦 播期 种植密度 群体性状 籽粒产量

分 类 号:S512.1] S3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