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的微卫星DNA标记筛选    

Identification of microsatellite markers associated with growth traits in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 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樊佳佳[1,2] 白俊杰[1] 李小慧[1] 何小平[1] 何小燕[1,3] 李胜杰[1] 叶星[1] 吴立新[2]

机构地区:[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热带亚热带鱼类选育与养殖重点开放实验室,广州510380 [2]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大连116023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杨凌712100

出  处:《遗传》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编号:2006BAD01A1209);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项目(编号:2005DKA21103);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7B020708008)资助

年  份:2009

卷  号:31

期  号:5

起止页码:515-5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研究在人工养殖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L.)群体中对40个微卫星位点进行扩增,运用卡方检验分析微卫星位点在极端大个体组和极端小个体组中的基因型分布差异,选择差异显著的16个微卫星位点对大口黑鲈随机群体进行基因型与性状的关联分析,同时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关联分析得到7个微卫星位点(JZL60、JZL67、JZL72、JZL124、MiSaTPW76、MiSaTPW117和MiSaTPW173)与体重、体长和体高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同时对差异显著的位点进行不同基因型间与生长性状的多重比较,找到了与体重、体长和体高性状相关的最有利基因型为JZL60位点的AA、JZL67位点的BB、JZL72位点的AC、MiSaTPW76位点的BB和MiSaTPW117位点的BC。应用这16个微卫星位点对随机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47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2.938个,每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5个、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15、0.500和0.445,表明该群体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

关 键 词:大口黑鲈 微卫星 生长性状 关联分析  遗传多样性  

分 类 号:S917.4[水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