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氢氧化铁对砷的吸附与沉淀机理    

The adsorption of arsenic by ferric hydroxide and its precipitation mechanis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辉利[1,2] 梁美娜[2] 朱义年[2] 蔡芬芬[2] 邹惠仙[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2]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

出  处:《环境科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773059);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桂科自0728222);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资助计划项目(桂教人[2007]71号);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桂科能0701K007)~~

年  份:2009

卷  号:29

期  号:5

起止页码:1011-10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RSC、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研究了吸附反应时间为50d和1120d时,As(V)初始浓度和pH值对氢氧化铁吸附砷的影响,并利用傅利叶红外光谱(FTIR)和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对吸附砷后的氢氧化铁固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氢氧化铁对砷的吸附能力与pH有关,在弱酸性到弱碱性条件下,吸附砷的能力最强;在低初始砷浓度(0.01~1mmol.L-1)和相同pH条件下,吸附率随砷浓度增高而增大.当pH=3、7和12时,吸附等温线都可用Freundlich公式来进行拟合,低初始砷浓度下(0.001~1mmo.lL-1),R2>0.99,高初始砷浓度下(5~1000mmol.L-1),R2>0.93,吸附反应时间对吸附能力影响不大.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pH=3条件下,初始砷浓度为50mmol.L-1和500mmol.L-1时,吸附后氢氧化铁固体的红外光谱图上As—O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分别位于806.11cm-1和821.54cm-1;表明吸附后的氢氧化铁表面有少量的砷酸铁晶体沉淀存在,砷在氢氧化铁表面的平均密度对砷在氢氧化铁表面存在形态有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砷可能是以双配位表面络合的质子化的FeO2As(O)(OH)-和非质子化的≡FeO2As(O)2-形态存在于氢氧化铁表面.

关 键 词:氢氧化铁 吸附  等温线 砷酸铁  

分 类 号:X1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