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分子遗传学方法用于自然流产绒毛细胞遗传分析的效果    

Genetic analysis of chorionic villi specimen in spontaneous abortion using various metho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雷琼[1,2] 王琼[2] 周灿权[2] 陈宝江[3] 陈争[4] 徐艳文[2] 曾艳红[2]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广州510080 [2]广州,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510010 [3]胎儿医学中心 [4]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出  处:《中华妇产科杂志》

基  金:广东省科技计划(2006B35901015)

年  份:2009

卷  号:44

期  号:4

起止页码:253-25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法(MLPA)+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比较基因组杂交(CGH)+FISH的分子遗传学方法用于自然流产绒毛细胞遗传分析的效果。方法收集29例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以及6例选择性终止早期妊娠妇女的绒毛组织,采用CGH+FISH、MLPA+FISH方法进行遗传学分析,并与传统的绒毛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LPA+FISH检测时间为40h,CGH+FISH检测时间为120h,绒毛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时间为(240±72)h,3者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GH、MLPA、FISH和绒毛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标本成功获检率分别为97%(34/35)、100%(35/35)、100%(35/35)和91%(32/35),4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除去CGH获检失败的1份样本外,MLPA+FISH与CGH+FISH的分析结果一致,CGH获检失败的1例标本经MLPA+FISH检测获得了结果。CGH+FISH或MLPA+FISH检测结果与绒毛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的不一致率分别为13%(4/31)、12%(4/3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LPA+FISH检测耗时短,检测成功率高;MLPA+FISH检测用于自然流产绒毛细胞遗传分析是对绒毛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的重要补充。

关 键 词:流产 自然  绒毛膜绒毛 核酸探针 基因扩增 核酸杂交 原位杂交  荧光  

分 类 号:R68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