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ITO法和判别函数法在同胞关系鉴定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ITO Method and Discriminant Functions in Full Sibling and Half Sibling Identifi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陆惠玲[1] 周科伟[2] 吕德坚[1] 姚亚楠[3] 章雅清[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物证学教研室,广东广州510080 [2]佛山市公安局顺德分局交警大队,广东顺德528300 [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510080

出  处:《法医学杂志》

年  份:2009

卷  号:25

期  号:2

起止页码:118-1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CSCD、CSCD_E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ITO法和判别函数法在全同胞、半同胞关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500对全同胞、50对半同胞及500对无关个体的15个STR基因座(PowerPlexTM16体系)的分型结果,采用ITO法分别计算全同胞关系指数(FSI)、半同胞关系指数(HSI)及其比值(FSI∶HSI)。比较三组配对个体的等位基因匹配情况,计算分型结果全不同的基因座数(x0)、半相同的基因座数(x1)和完全相同的基因座数(x2),利用SPSS13.0分析软件建立全同胞、半同胞和无关个体的判别函数。结果(1)以FSI≥19、FSI<1作为全同胞与无关个体的判别标准,交互准确率为96.4%;以HSI≥19、HSI<1作为半同胞与无关个体的判别标准,交互准确率为85.3%;以FSI∶HSI≥1、FSI∶HSI<1作为全同胞与半同胞的判别标准,交互准确率为87.5%。(2)分别建立了全同胞-半同胞-无关个体、全同胞-无关个体、半同胞-无关个体、全同胞-半同胞4组判别函数,判别函数交互准确率为84.4%~97.7%,其中同胞-无关个体判别准确率最高。结论ITO法与判别函数法在全同胞、半同胞鉴定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 键 词:法医遗传学 同胞关系  短串联重复序列 判别分析  ITO法  

分 类 号:R714.254] R361.2[临床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