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波普艺术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红媛[1]

机构地区:[1]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  处:《美术观察》

年  份:1999

期  号:9

起止页码:76-7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波普艺术是60年代一个国际性的艺术潮流。它在50年代中期首先出现于英国的伦敦,60年代初盛行于美国纽约和西海岸的一些城市当中,几乎与此同时,欧洲的一些大城市中,尤其是法国巴黎,也出现了波普艺术的创作倾向。 “波普”即“Popular",是通俗的、广受欢迎的、流行的意思。“波普艺术”,即英文“Pop Art”,是“Popular Art’’即“流行性艺术”的缩写。“波普艺术”这个名称是1954年由英国艺术批评家阿洛威(Lawrence Alloway)首先提出使用的,用来指称主要由大众媒介制造和传播的流行性文化艺术。后来随着艺术家们在作品中大量使用流行文化中的各种形象,这个词转而被用来指称那些大量使用流行文化题材和形象的艺术创作。因此大众媒介和广告与波普艺术的发生、发展有着特殊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开从两个方面来展开讨论和剖析。首先,在消费文明时代大众媒介和广告逐渐建立起对社会的文化统治;其次,对大众媒介和广告所创造和传播的文化艺术的回应是波普艺术发生的内因。 20世纪中期的西方社会进入了大众消费时代。

关 键 词:波普艺术 大众传媒  大众媒介 流行艺术 艺术家  流行文化  媒介文化 文化艺术  情感表达  流行性

分 类 号:J209[美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