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小麦-条锈菌互作过程中活性氧及保护酶系的变化研究    

Changes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protective enzymes in the interaction of wheat and 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晨芳[1] 黄丽丽[1] 张宏昌[1,2] 韩青梅[3] 朱琳[1] 冯浩[1] 康振生[1,3]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杨凌71210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凌712100 [3]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

出  处:《植物病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135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100203);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2006BAD08A05);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0558);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项目(B07049)

年  份:2009

卷  号:39

期  号:1

起止页码:52-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AS、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对条锈菌与小麦不同互作体系中组织学特征、活性氧产生及其相关酶系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组织学观察表明:非亲和组合相对于亲和组合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菌丝生长受抑,吸器母细胞和吸器形成减少,寄主细胞在接种后18h左右出现过敏性坏死。生化测定结果表明:在非亲和组合中,O2-的产生速率和H2O2的含量均高于亲和组合,且O2-产生速率在接种后12h达到一个峰值,H2O2的含量在接种后20和72h出现2个高峰。而在亲和组合中,O2-产生速率低于对照或与对照相似,H2O2的含量虽然高于对照,但却普遍低于非亲和组合;SOD在亲和组合中的活性总体上要高于非亲和组合;接种24h后,CAT在2种组合中的活性均高于对照,在接种后36和48h时,亲和组合中的CAT活性高于非亲和组合,而在接种60h后又开始低于非亲和组合;POD活性在接种24h后均明显升高,但亲和组合中POD活性增幅大;MDA在非亲和组合中于接种后72h含量明显上升。结果表明,亲和与非亲和组合中条锈菌扩展、活性氧的产生及相关酶活变化都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与小麦抗锈性的表达可能有密切联系。

关 键 词:小麦 小麦条锈菌 活性氧 保护酶

分 类 号:S432.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