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水稻生育期间红壤性水稻土有效锰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Dynamic Changes of Available Mn Content of Paddy Soil Derived from Red Earth during Rice Growth in Hun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名宇[1] 张杨珠[1] 李顺义[2] 黄运湘[1] 刘学军[3]

机构地区:[1]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 [2]郑州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河南郑州450001 [3]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北京 100094

出  处:《农业现代化研究》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同水旱轮作方式对土壤锰的空间分布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编号:4980101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长江中游南部(湖南)双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编号:2006BAB02A01)

年  份:2009

卷  号:30

期  号:2

起止页码:229-23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SCD、CSCD2011_2012、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湖南农业大学1982年设置的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水稻生育期间红壤性水稻土有效锰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间,土壤交换性锰和易还原态锰含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早稻生育期间,插秧前土壤交换性锰含量最高,随着水稻生育进展,含量逐渐下降;而土壤易还原态锰含量插秧前最低,随着水稻生育进展,含量逐渐升高。晚稻生育期间,从插秧前到孕穗期,交换性锰含量逐渐升高,到孕穗期达到最高,之后到黄熟期,交换性锰含量又逐渐降低;而易还原态锰含量则从插秧前到孕穗期逐渐降低,到孕穗期达到最低值,之后,又升高。不同稻作制对土壤交换性锰和易还原态锰含量的影响差异最大,稻-稻-冬泡处理土壤交换性锰和易还原态锰含量明显高于稻-稻-冬绿和稻-稻-冬油两种水旱轮作处理。

关 键 词:有效锰 红壤性水稻土 动态变化  

分 类 号:S155.25] S143.7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