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盐城滩涂贝类及其不同组织器官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的初步研究    

Preliminary Study on Ability of 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 in Different Mollusca and Their Different Tissues and Organs from Yancheng Seashore Bottomlan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卫红[1,2] 陈献稿[3] 费正皓[4] 钱炳俊[5]

机构地区:[1]盐城工学院,盐城224000 [2]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20062 [3]浙江省平阳县海洋与渔业局,浙江平阳325400 [4]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盐城师范学院盐城224000 [5]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上海200240

出  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年  份:2009

卷  号:27

期  号:1

起止页码:76-7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本文对盐城滨海滩涂3种常见贝类紫贻贝(Mgtilus edulis)、微黄镰玉螺(Lunatia giva)、扁玉螺(Neverita didyma)体内Pb、Cd、Cu、Mn、Fe等重金属富集状况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贝类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差异,并测定、分析了同种贝类的不同组织中的重金属含量差异,初步探讨了重金属富集机理。结果表明:不同贝类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P<0.05),Cu、Mn、Fe在紫贻贝、微黄田玉螺、扁玉螺中含量比值分别为1:24.8:12.9,1:6.8:5和1:0.7:1.2;3种贝类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对重金属的累积亦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紫贻贝内脏囊对Cu、Fe和Mn的富集能力最强,Cu和Mn、Fe、Pb、Cd分别在微黄镰玉螺肝脏、食道腺、足、内脏囊中含量最高;Cu和Mn、Fe、Pb分别在扁玉螺的内脏囊、食道腺、鳃中含量最高;我们认为造成Pb在微黄镰玉螺和扁玉螺的组织器官中的含量差异主要是由于这两种贝类对Pb的吸收机制不同造成的,即Pb是通过渗透作用进入微黄镰玉螺体内,而在扁玉螺中却是通过鳃的呼吸作用进入其体内的。

关 键 词:贝类 重金属 富集  

分 类 号:Q178.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