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作区冬小麦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 EI收录)  

Effects of different tillage managements on production and yield of winter wheat in drylan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明[1] 吴金芝[1] 李友军[1] 姚宇卿[2] 张灿军[2] 蔡典雄[3] 金轲[3]

机构地区:[1]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洛阳471003 [2]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洛阳471022 [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100081

出  处:《农业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科技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旱作区小麦夏玉米节水抗灾培肥一体化技术集成与示范”(2004BA520A-06);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旱地‘两高一节’耕作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0424060032)

年  份:2009

卷  号:25

期  号:1

起止页码:50-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091512023246)、FSTA、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筛选出适宜旱作区推广的耕作技术,在旱作大田条件下,设置一次深翻、免耕覆盖、深松覆盖、传统耕作四种耕作方式,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花后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及产量。结果表明,免耕覆盖、深松覆盖开花期和灌浆期0~40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分别比传统耕作提高了4.13%、6.23%和5.50%、9.27%,0~40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传统耕作,为小麦开花后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了小麦灌浆中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促进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干物质向籽粒转运,进而提高了籽粒灌浆速率,使得籽粒产量显著提高。

关 键 词:耕作方式 冬小麦 生产  产量  

分 类 号:S152.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