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975--2004年中国湿润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 EI收录)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wetness index in China from 1975 to 2004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申双和[1] 张方敏[1] 盛琼[2]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南京210044 [2]浙江省湖州市气象局,湖州313000

出  处:《农业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5067)

年  份:2009

卷  号:25

期  号:1

起止页码:11-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091512023240)、FSTA、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研究湿润指数的长期变化有助于了解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干湿状况的演变特征及正确评价农业气候资源并合理有效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依据中国616个地面气象台站1975年至2004年的日气象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参考蒸散计算方法,计算参考作物蒸散(ET0)和湿润指数(W),按照中国气候区划中的干湿指标把中国分为极干旱、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和湿润气候区,并与传统的降水量干湿指标进行对比,揭示在全球气候变化下两种干湿指标的异同,最后对中国近30a干湿状况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参考作物蒸散总量变化在800~1600mm之间,西北最大,东北最小;与传统的等降水量线对比,Penman-Monteith湿润指数能够更好地表征中国的干湿状况,尤其在过湿、过干地区和东北地区。不同地区湿润指数等值线波动情况不同,中国的西南地区干湿分布状况比较稳定,西北极干旱区的干湿分布稳定性最差;中国湿润化地区增多,但是干旱化程度和进程却大于湿润化地区,中西部干旱化严重。

关 键 词:湿润指数 参考作物蒸散 变异系数  Penman-Monteith方法  

分 类 号:P467[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