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红外光谱法对肉苁蓉径向不同部位的分析与评价  ( EI收录 SCI收录)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Radial Part of Cistanche Deserticola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Two-dimensional Infrared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徐荣[1] 孙素琴[2] 刘友刚[3] 陈君[1] 陈士林[1] 周峰[1]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 [2]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 [3]天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天津300070

出  处:《分析化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77272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s.2004BA721A36,2006BAI06A13-05)资助

年  份:2009

卷  号:37

期  号:2

起止页码:221-2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BSCO、EI、IC、JST、RCCSE、RSC、SCI(收录号:WOS:000265169000011)、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265169000011)、SCIE、SCOPUS、UPD、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对肉苁蓉由表及里3个部位的药材粉末及其水提物和醇提物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肉苁蓉不同部位的一维光谱非常相似,三者相似系数分别为0.9605,0.944和0.976;二阶导数谱中峰位和峰强的差异明显。1430~1700cm-1范围内的二维相关谱中皮部自动峰有3个,而中部及髓部均为4个,更直观的反映出三者的差异。不同部位水提物和醇提物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明确了肉苁蓉皮部芳香类、环烯醚萜类及糖苷类物质与中部和髓部存在明显不同,而髓部的水溶性多糖、半乳糖醇和苯乙醇苷类物质均高于其它部位。可见红外光谱法结合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为同种药材不同部位的细微差异分析和评价提供了一种快速、全面和客观的方法和手段。

关 键 词: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肉苁蓉

分 类 号:R284[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