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黑鲷幼鱼赖氨酸需求量的研究(英文)    

Study on Lysine Requirement of Juvenile Black Sea Bream(Sparus macrocephalus )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永正[1] 周凡[2] 邵庆均[2] 许梓荣[2]

机构地区:[1]浙江海洋学院萧山科技学院,杭州311258 [2]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杭州310029

出  处:《动物营养学报》

年  份:2009

卷  号:21

期  号:1

起止页码:78-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AS、CSCD、CSCD_E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选用初体重(9.13±0.09)g的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幼鱼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分别投饲赖氨酸水平实测值为2.08%、2.52%、2.88%、3.25%、3.68%和4.05%的等氮等能日粮。试验期为8周,观察日粮赖氨酸对黑鲷生长性能,体组成以及消化能力的影响,并确定其适宜的赖氨酸需求量。结果表明,当饲料中的赖氨酸水平从2.08%上升到3.25%,黑鲷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赖氨酸水平升高而升高(P<0.05),此后则出现降低的趋势。赖氨酸低水平组(2.08%和2.52%)饲料效率较其他组低(P<0.05),其余各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赖氨酸水平从2.08%上升到3.25%,蛋白质沉积率有显著提高(P<0.05),此后趋于稳定。存活率与肝体比与赖氨酸水平无关。全鱼蛋白质含量随饲料赖氨酸水平增加而增加,脂肪含量则呈现下降趋势;各组间的灰分和水分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总必需氨基酸和赖氨酸含量随着饲料赖氨酸水平升高而增加,但是在赖氨酸添加水平最高组这两个指标均有所降低(P<0.05)。随着饲料赖氨酸含量增加,血清胆固醇含量、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呈下降趋势,赖氨酸含量为3.68%时均达最低值,而对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赖氨酸含量为3.25%时,干物质和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最高,而脂肪消化率的最高值出现在3.68%赖氨酸的饲料组。试验结果还表明,黑鲷幼鱼胃、前肠和中肠的蛋白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饲料中赖氨酸水平的增加而升高(P<0.05),过高的饲料赖氨酸水平则会降低蛋白酶活性,各组间的胃、前肠和中肠的脂肪酶活性先下降后升高(P<0.05),饲料赖氨酸水平对黑鲷幼鱼胃、前肠和中肠的淀粉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使用曲线模型,根据试验黑鲷幼鱼的增重率同饲料中赖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得出其赖氨酸需要量为3.2

关 键 词:黑鲷 赖氨酸 需求量  

分 类 号:S828.5] S965.2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