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ACE和Chymase基因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ACE and Chymas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侯建萍[1] 黄明方[1] 罗助荣[1] 张慧敏[1] 章文莉[1] 张志刚[1] 兰小鹏[2] 盖晓波[1]

机构地区:[1]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心内科,福州 350025 [2]全军医学检验中心

出  处:《解放军医学杂志》

基  金:福建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基金(2007Y0029)

年  份:2009

卷  号:34

期  号:2

起止页码:143-1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DOAJ、EM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和Chymase基因的多态性与心房颤动(A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5年12月-2008年5月在福州总医院住院的881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LVH患者。纳入其中128例AF患者作为AF组,按年龄、性别、左心室体重指数等临床资料进行1∶2配比,选择256例窦性心律者作为对照组。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CE基因的I/D多态性,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Chymase基因的CMA/B多态性。结果ACE基因的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在AF组和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11.020,P=0.004;χ2=9.327,P=0.002)。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与Ⅱ型纯合子相比,DD型纯合子使高血压LVH患者发生AF的风险增加2.6倍(OR=2.649,95%CI:1.47~5.31)。Chymase基因CMA/B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AF组和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E基因I/D多态与高血压LVH患者AF的发生显著相关,DD基因型增加AF发生的风险。Chymase基因CMA/B多态与高血压LVH患者AF的发生无关。

关 键 词:心房颤动 肥大,左心室  肽基二肽酶A 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  

分 类 号:R54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