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疆主要棉区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Analysis on Pathogenicity Differentiation of Cotton Verticillium Dahliae Strains and Its Genetic Diversity in Xinjia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邵家丽[1,2] 缪卫国[1] 刘海洋[1] 倪萌[2] 努尔孜亚[1] 乔子辰[2] 尚衍强[3]

机构地区:[1]新疆农科院植保所,乌鲁木齐830091 [2]新疆农业大学,乌鲁木齐833052 [3]江苏赣榆县农业局,江苏赣榆222100

出  处:《新疆农业科学》

基  金:国家科技部项目(2004BA901A36);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项目(nyhyzx07-05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项目(200421129)

年  份:2009

卷  号:46

期  号:1

起止页码:122-1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FSTA、IC、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测定了源于新疆棉区的22个棉花黄萎病菌单孢菌株和3个落叶型棉黄萎病菌菌株T9、VD8和V151对4个棉花品种上的致病力。采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RAPD)技术分析了这些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的25个棉花黄萎病菌之间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各棉花品种上,22个新疆菌株中都有与T9、VD8或V151的致病力差异不显著的菌株,说明新疆存在较强致病力的棉花黄萎病菌菌系。RAPD分析表明,供试的8个随机引物中6个可以从25个菌株的基因组DNA中稳定地扩增出多态性DNA片段。对扩增片段统计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幅度为0.57—1.00。聚类分析表明,在阈值0.625处可将25个菌株分为4个RAPD群(命名为RG1、RG2、RG3和RG4)。RG1包括2个菌株,即B、BL-19菌株;RG2包括5个菌株,即BL-17、BL-13、N-5、H、N-16;RG3为最大一个亚群,包括19、SL等16个菌株;RG4包括2个菌株,即VD8和V151。综合分析表明新疆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强弱和菌株的采集地等遗传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各主产棉区的频繁引种有着直接的联系。

关 键 词:新疆  棉花黄萎病菌 致病力分化 遗传多样性  RAPD分析

分 类 号:S435.621] S18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