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    

An Empirical Study on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A Test for the Structure-bonus Hypotheses from 1978 to 2007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干春晖[1] 郑若谷[1]

机构地区:[1]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433

出  处:《中国工业经济》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一五'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的自主创新战略研究"(批准号06BJL042)。

年  份:2009

期  号:2

起止页码:55-6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SCI、CSSCI2008_2009、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394804)、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要素转移推动着产业结构演进,进而影响生产率的增长。本文在估计三次产业资本存量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1978—1992年、1992—2001年及2001—2007年三个阶段生产要素构成的变化和产业结构演进以及要素生产率水平和增长率的差异,并利用偏离一份额法分析了产业结构的生产率增长效应。本文发现劳动力和资本的结构变动度在加快,而产业结构的变化则较为平滑;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产业内部,尤其是第二产业内部;劳动力要素的产业间流动具有"结构红利"现象,资本的产业间转移却并不满足结构红利假说。反而存在"结构负利"。劳动力和资本两种要素的所有这些特点都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关 键 词:产业结构 生产率增长 结构红利假说

分 类 号:F12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