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SWAT模型的黑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情景的非点源污染研究    

SWAT model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scenarios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秦耀民[1] 胥彦玲[2] 李怀恩[1]

机构地区:[1]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8 [2]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100037

出  处:《环境科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90610030)~~

年  份:2009

卷  号:29

期  号:2

起止页码:440-4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RSC、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以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运用GIS与环境模型(SWAT2000)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黑河流域土地利用与非点源污染的关系;从土地利用恶化与改善出发,对模型进行水量、泥沙和营养负荷部分的参数率定和验证并分析其在黑河流域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定量化分析,研究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流域林地面积的增加,流域径流深逐渐减少,水土流失量逐渐减少,从而使得流域产沙量也相应减少.林地的非点源污染单位负荷为:氮0.67kg·hm-2·a-1,磷0.11kg·hm-2·a-1;耕地的单位负荷为:氮8.85kg·hm-2·a-1,磷4.2kg·hm-2·a-1;当流域全部为林地时,总氮与总磷的负荷量分别为99.001t和17.145t.在2000年土地利用情景下总氮与总磷的负荷量分别为173.334t和38.653t;随着对植被的破坏,即土地恶化,会导致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急剧增加;反之,随着退耕还林、水源涵养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流域水环境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关 键 词:黑河流域 SWAT模型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非点源污染  情景分析  

分 类 号:X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