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以腺病毒为模式分析影响病原微生物2种常用灭活方法可靠性的因素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terfering the reliability of two microorganism inactivation methods by using adenovirus as a mode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基 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202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6AA02Z4F1)
年 份:2009
卷 号:4
期 号:1
起止页码:19-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CD、CSCD_E2011_2012、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以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病毒(rAdvGFP)为模式病毒,模拟实验室内利用次氯酸钠灭活含病毒废液和利用紫外线对生物安全柜台面进行消毒的实验室操作,并评价其可靠性及影响因素。方法终浓度为0(阳性对照)、0.5%、0.2%、0.1%、0.05%的次氯酸钠溶液(0.5%、0.2%、0.1%、0.05%次氯酸钠组)分别与rAdvGFP溶液(1×106TCID50)混合后,将混合液原液与混合液的1:10~1:105倍比稀释液分别接种人胚肾293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蛋白的表达。将rAdvGFP溶液(1×103TCID50)置于紫外灯下分别照射0(阳性对照)、15、30、60、120min(15、30、60、120min照射组),各组再按垂直照射高度的不同分为5、10、20、30、67cm亚组,照射后收集各组病毒液接种293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蛋白的表达。实验均重复3次。结果各组次氯酸钠病毒混合液原液均造成细胞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0.5%次氯酸钠组混合液原液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较强;稀释10倍后,除0.05%次氯酸钠组外,其余各浓度次氯酸钠组稀释液均导致细胞不同程度的死亡;稀释102倍后,仅0.5%次氯酸钠组稀释液仍对细胞具有毒性作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仅0.1%次氯酸钠组的1:10、1:102倍稀释液和0.05%次氯酸钠组的1:10、1:102、1:103倍稀释液接种细胞可见绿色荧光。紫外线照射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15min照射组的各亚组细胞均可见明显绿色荧光;30min照射组的20、30、67cm亚组与60、120min照射组的67cm亚组细胞仍可见绿色荧光。结论有效氯浓度须在0.2%以上、安全柜内1.12mW/cm2强度紫外线照射30min以上方能有效灭活重组腺病毒,建立实验室操作的可靠性评价技术体系并据此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很有必要性。
关 键 词:实验室感染 感染控制 腺病毒科
分 类 号:R18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