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中国北方岩溶泉的影响——以山西柳林泉为例 ( EI收录)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Karstic Springs in Northern China:A Case Study of the Liulin Spring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天津师范大学水环境与水资源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 [2]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太原030006 [3]山西吕梁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山西离石033000 [4]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太原030006 [5]山西省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太原030006
基 金: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06YFSZSF05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NSFC-40572150);天津师范大学科研启动项目(编号5RL070);天津师范大学服务天津市和滨海新区专项科研计划(编号52LE24)联合资助成果
年 份:2009
卷 号:83
期 号:1
起止页码:138-1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BIOSISPREVIEWS、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中国是岩溶最发育的国家之一,全球岩溶面积的1/4分布在中国。由于岩溶含水层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岩溶泉已经成为人们研究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最要信息载体。本文以中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柳林泉为研究对象,经过分析认为1957~1973年泉水流最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因此,我们利用1973年前的泉水流量,建立了气候变化条件下泉水流量的灰色系统模型,将该模型外推,获得了1974~2005年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泉水流量,与同期实测流量相比较,得到了人类活动对泉水流量衰减的贡献。结果表明,1974~2005年,气候变化对泉水流量衰减的贡献仪为人类活动对泉水流量衰减贡献量的8.1%~8.6%,人类活动对泉水流量的衰减起着主要作用。在人类活动对泉水流量的影响中,地下水开采量仅占到其中的20%~35%;其他因素包括水库的修建、跨区域地下水袭夺、矿坑排水、泉域内森林植被的破坏等等,他们对泉水流量衰减的贡献占到65%~80%。因此,传统的单纯以地下水开采量作为人类活动对泉水的影响足不合理的。
关 键 词: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泉水流量衰减 灰色系统 GM(1,1)模型
分 类 号:P467[大气科学类] X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