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透岩浆流体成矿体系  ( EI收录 SCI收录)  

Metallogenic systems on the transmagmatic fluid theo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罗照华[1] 卢欣祥[2] 郭少丰[1,3] 孙静[4] 陈必河[1] 黄凡[1] 杨宗锋[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郑州450053 [3]河北省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唐山063000 [4]河北省地勘局第四地质大队,承德067000

出  处:《岩石学报》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B07B08);河南省地质矿产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6417);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科研项目(KY2008-2);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危机矿山勘查理论项目资助(200699105-4)

年  份:2008

卷  号:24

期  号:12

起止页码:2669-267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I(收录号:WOS:000262521400002)、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262521400002)、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根据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熔浆体系与含矿流体体系可以看作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地质体系,它们因相互需要而耦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混合体系。当熔浆与流体发生解耦时,可以在不同的边界条件下发生不同类型的成矿作用。因此,可以将透岩浆流体成矿体系进一步划分成正岩浆成矿体系、接触带成矿体系、远程热液成矿体系和火山热液成矿体系。如果熔浆具有很强的流体圈闭能力,所有的含矿流体都将被封存在岩浆体内,并随着岩浆的固结而析出成矿物质,形成正岩浆矿床。当岩浆具有较高的渗透率且含矿流体逸出岩浆体时,如果岩浆的直接围岩具有较强的捕获成矿物质的能力,即发生接触带成矿作用。否则,含矿流体将在岩浆热驱动下远离岩浆体,形成远程热液矿床。如果有利的流体通道直达岩浆体,含矿流体甚至可以喷出地表或其附近,形成火山热液矿床或水底喷流沉积矿床。这种理论分析似乎与许多成矿事实相吻合,可以有效地指导区域成矿预测和矿床勘探。

关 键 词:成矿体系 透岩浆流体 物理化学边界层  小岩体 熔浆-流体相互作用  

分 类 号:P6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