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安徽庐江—枞阳地区A型花岗岩的LA-ICP-M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 EI收录 SCI收录)  

LA-ICP-MS zircon U-Pb ages of the A-type granites in the Lu-Zong(Lujiang-Zongyang)area and their geological significanc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范裕[1] 周涛发[1] 袁峰[1] 钱存超[2] 陆三明[2] DAVID Cooke[3]

机构地区:[1]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2]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合肥230001 [3]Centre of Excellence in Ore Deposits (CODES),University of Tasmania

出  处:《岩石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批准号:2007CB411405);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科研基金项目(批准号:20050359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672062;40830426;40803015);安徽省地质勘查专项费项目(批准号:2005-48;2007-1);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批准号:08040106907)资助

年  份:2008

卷  号:24

期  号:8

起止页码:1715-17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I(收录号:WOS:000260313600005)、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260313600005)、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对安徽庐江—枞阳地区产出的 A 型花岗岩体(碱性侵入岩体)进行了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城山岩体、花山岩体、黄梅尖岩体和枞阳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26.5±2.1Ma、126.2±0.8Ma、125.4±1.7Ma和124.8±2.2Ma,均形成于早白垩世126~124Ma 之间。这些岩体的硅含量和全碱含量均较高,准铝质;稀土含量中等,强 Eu亏损,呈略右倾的海鸥型稀土配分模式,均为 A1型花岗岩。结合长江中下游地区高碱钙碱性侵入岩和盆地内火山岩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126~124Ma 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壳伸展最强烈的阶段,这一研究成果对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白垩世早期的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A型花岗岩 LA—ICP—MS定年  长江中下游 庐江—枞阳地区  地臻动力学  

分 类 号:P588.121] P597.3[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