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 EI收录 SCI收录)  

Advances on petrogensis and metallogeny study of the mineralization belt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涛发[1] 范裕[1] 袁峰[1]

机构地区:[1]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出  处:《岩石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062;40830426;4080301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7CB411405);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科研基金项目(20050359013);安徽省地质勘查专项费项目(批准号:2005-48;2007-1);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资助项目(08040106907)资助

年  份:2008

卷  号:24

期  号:8

起止页码:1665-167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I(收录号:WOS:000260313600001)、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260313600001)、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最主要的铜铁金多金属成矿带之一,由鄂东南、九瑞、安庆—贵池、铜陵、庐枞和宁芜等位于断隆区、断凹区和隆凹过渡区的多个矿集区组成,成矿带形成经历了中生代转换复合的构造体制、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等复杂的大陆动力学过程,具有爆发式的多阶段岩浆活动、大规模的铜铁金多金属成矿作用和多类型的复杂成矿系统演化,以及深部找矿潜力巨大等特点,是开展陆内动力学过程与成岩成矿作用研究的不可多得的天然实验室。本文从成岩成矿构造背景、地球动力学过程、时空格架以及成矿流体系统演化等方面,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作一初步归纳,并简要分析了下一步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

关 键 词:大陆动力学 成岩成矿作用 成矿流体系统 铜铁金多金属矿床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分 类 号:P542] P611[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