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论中国早寒武世原牙形类和牙形状化石--分类评述和地层意义    

EARLY CAMBRIAN PROTOCONODONTS AND CONODONT-LIKE FOSSILS FROM CHINA:TAXONOMIC REVISIONS AND STRATIGRAPHIC IMPLICA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钱逸[1] 李国祥[1] 朱茂炎[1] Michael STEINER[2] Bernd-D ERDTMAMN[2] 冯伟民[1] 蒋志文[3]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 [2]Technische Universitat Berlin,Sekr.ACK14,Ackerstrasse 71-76,D-13355 Berlin,Germany [3]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011

出  处:《微体古生物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0572006和40772003);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资助

年  份:2008

卷  号:25

期  号:4

起止页码:307-3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SCD、CSCD2011_2012、JST、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原牙形类和牙形状化石是早寒武世微小骨骼化石中非常特征的一个类群。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这些齿状的微型磷质骨片化石在中国下寒武统含小壳化石地层中被大量发现,据统计已描述有25属52种。通过文中的评述和讨论,证实其中的一些属种是次异名或属于无效的分类名称,还有一些在归属上尚存在疑问。通过对原牙形类和牙形状化石定义的讨论,将先前指定为原牙形类的13个属进行了分类评述。表明其中的5个属是次异名,还有2个属是未知的节肢动物。其它的12个牙形状化石属中也有5个属是次异名,它们不仅显示了有多种动物亲缘的牙形状形态,而且大多属于绝灭生物,只有Beshtashella和Paraformitchella(=Beshtashella)被指定为软体动物。文中还简要地讨论了大多数属的时空分布,包括3个阶段的原牙形类地层分布,这不仅具有划分对比地层的意义,而且还反映了原牙形类的演化趋势。

关 键 词:原牙形类  牙形状化石  小壳化石 早寒武世 中国  

分 类 号:Q9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