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孔雀石绿脱色菌恶臭假单胞菌菌株M6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特性研究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Pseudomonas putida Strain M6 with Malachite Green Decoloriz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怡[1] 何珊[1] 曹海鹏[1] 杨先乐[1]

机构地区:[1]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渔业动植物病原库,上海200090

出  处:《微生物学通报》

基  金: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No.B-8101-08-0017);上海水产大学青年科研基金(No.A-0212-07-0251)

年  份:2009

卷  号:36

期  号:1

起止页码:57-6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从养殖池污泥中分离了6株对孔雀石绿具有脱色能力的菌株,经过进一步在孔雀石绿营养肉汤中富集培养及其脱色率的比较,筛选出对孔雀石绿具有较强脱色能力的优良菌株M6。菌株M6在30°C、150r/min条件下对孔雀石绿的脱色率为97.14%,通过革兰氏染色、电镜对其形态进行了观察,用ATB细菌鉴定仪对其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通过对其16SrDNA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与NCBI中收录的与其同源性较高的菌株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此外,对其生长特性也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菌株M6革兰氏染色阴性,杆形,端生一根鞭毛,大小约为0.45μm×0.84μm,在孔雀石绿营养琼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特征为圆形、浅蓝色、粘稠、不易挑取;菌株M6的16SrDNA序列与GenBank基因库中假单胞菌属的细菌菌株的16SrDNA序列有98%~99%的高度同源性,菌株M6与恶臭假单胞菌OW-16(登录号:DQ112328.1)的亲缘关系最近。结合传统的形态与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的结果,判定菌株M6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putida)(登录号:EU348741.1)。此外,菌株M6在30°C、150r/min条件下摇床振荡培养的生长曲线为:0h^4h为生长延迟期,4h^64h为对数生长期,64h^80h为稳定期,80h以后为衰亡期;其最适生长pH值为7,最适生长温度为30°C,在转速为50r/min^250r/min条件下,其浓度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大。

关 键 词:孔雀石绿 恶臭假单胞菌 鉴定  生长特性  

分 类 号:X17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