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间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和大豆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组成的影响
Effect of Intercropping Patterns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Maize and Soybe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需水与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新乡45300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间作条件下作物需水规律模拟"(50679082);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作物用水信息实时采集设备"(2006AA100209);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间作条件下作物需水规律及数值模型"(JBKY0032007018CAAS);商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开放基金
年 份:2009
卷 号:25
期 号:2
起止页码:214-2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CD、CSCD_E2011_2012、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玉米/大豆间作是中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种植模式。通过2个生长季的大田试验,研究了间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和大豆的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育前期(播后第79天以前),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的单株干物质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生育后期,玉米/大豆1:3间作模式下(I1处理)玉米的单株干物质量高于单作玉米,达到极显著水平;玉米/大豆2:3间作模式下(I2处理)玉米的单株干物质量高于单作玉米,达到显著水平,1:3和2:3间作模式下玉米的单株干物质量也存在显著差异。生育期内不同种植模式下大豆的单株干物质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了单作和间作条件下玉米和大豆单株干物质积累的动态,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由于边际效应的影响,间作群体内玉米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单作。不同种植模式下大豆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差异不明显。间作玉米的干物质转换率高于单作,单作大豆的转换率高于间作。I1和I2处理间作总籽粒产量比单作玉米的籽粒产量增加约6%,比单作大豆的籽粒产量增加约320%。
关 键 词:玉米/大豆间作 干物质 产量组成 产量
分 类 号:S34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