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石碌式”铁氧化物-铜(金)-钴矿床成矿模式初探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metallogenic model for Shilu-type iron oxide-copper-gold-cobalt ore deposi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许德如[1] 王力[1,2] 肖勇[3] 刘朝露[3] 符启基[3] 蔡周荣[1,2] 黄居锐[3]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石油天然气与矿产资源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0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海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资源环境调查院,海南海口570260

出  处:《矿床地质》

基  金: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编码:20064609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码:2009CB42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码:40773017)的资助

年  份:2008

卷  号:27

期  号:6

起止页码:681-6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石碌铁矿是中国著名的以富赤铁矿为主的大型矿集区,除铁矿外,还共生或伴生铜、钴、镍、银、铅、锌等金属矿产和白云岩、石英岩、重晶石、石膏、硫等非金属矿产。文章通过对石碌铁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的再认识,结合成矿时代的探讨和矿床地球化学资料,认为该矿床严格受层位(主要为青白口纪石碌群第6层)、岩性(钙镁质矽卡岩等)、构造(复式向斜、层间滑脱带、片理和劈理)和/或岩性界面等控制;并强调石碌铁矿所经历的成岩成矿作用与海西期-印支期花岗岩侵位所导致的伸展构造(变质核杂岩构造?)密切相关,而岩浆热扰动则是导致深部含矿热卤水形成、上升并渗滤、交代矿源层的重要因素。最后,作者将该矿床称之为"石碌式"热液铁氧化物-铜-(金)-钴矿床,初步将其归属为IOCG(即热液铁氧化物-铜-金-钴)型层控式钙镁质矽卡岩矿床,并初步构建了该类型矿床的成岩成矿模式。

关 键 词:地质学  成矿地质条件 控矿因素  成岩成矿模式  “石碌式”热液铁氧化物-铜(金)-钴矿床  海南省  

分 类 号:P618.31] P618.41[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